科技园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园动态
[媒体关注]激发创新能量 孵化创业梦想
发布时间:[2014-01-08]
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的深化改革、激发创新的嘹亮号角,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围绕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秉承“转化高校科研成果,孵化高新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办园宗旨,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释放产、学、研、用合作能量,主动求新求变、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并逐渐形成了基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的发展格局。 汇聚多方优质资源 拓展创新创业载体 作为科技部、教育部15家首批试点及22家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大学科技园是我校转化高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窗口,也是汇聚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多方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的集成平台。 2013年3月,科技部高新司巡视员耿战修在考察东大科技园时指出,“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协同对接,是新一轮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同年9月,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副处长舒华在大学科技园调研时也强调,“东大科技园要立足东南大学的优势学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为探索校府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大学科技园充分挖掘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学科与技术资源,并将之有效转化、形成软硬件内涵建设的合力。 在东南大学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相关职能部门、院系的协同支持下,大学科技园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校领导郭广银、易红、胡敏强,刘波、王保平、丁辉、黄大卫等校领导多次深入到各个园区调研考察,协调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科技园建设。继长江后街校区之后,学校新辟晓庄校区与浦口东校区共8万㎡、200多亩用以拓展科技园载体建设。 大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实现密切合作,双方在载体建设与产业布局实现了互利双赢。2013年,科技园在吸引地方累计投资数亿元的支持下,顺利改造、开拓了栖霞、高新、下关、建邺、玄东、江宁等园区的载体建设,南京“一园六区”的发展愿景逐步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各个园区的定位与发展也紧密契合所在区域的产业布局,吸引了大批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科技企业,有力助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下关园区在2013年6月运营启动后,在入驻的15家企业中就包括6家南京“321”人才项目及1家“千人计划”项目。 在东南大学与高新区于2013年7月合作签约后,高新园区获得总额达37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启动一期载体改造,这里未来将成为以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 作为未来以光电显示和物联网等产业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园区,栖霞园区一期载体在栖霞区320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已完成改造,包括11家南京“321人才项目”、 1家“千人计划”团队、2家东大教授成果转化组建企业、1家东大校企研发中心、3家学生创业团队以及5家东大校友科技企业先期入驻园区,这些企业总注册资金达7456万元。 2013年11月,从长江后街园区经过孵化培育进入加速发展期的20多家企业纷纷入驻由东南大学与玄武区共建开园的玄东科技园,这里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大学科技园的江宁园区划分为两大载体,已于2013年12月开园运营。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企业落户面积2万㎡的紫金(江宁)园区,而1500㎡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就坐落于东大九龙湖校区的南门商业街区。 整个2013年,包括4万㎡的建邺园区在内,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创业载体面积已达18万㎡,在孵企业近200家,销售收入总额18亿元。 一边大力拓展载体“筑巢”,一边坚持开放办园理念、多渠道吸纳创新创业人才与高科技企业项目“引凤”而栖。其中,科技园与东大校友总会联合栖霞、建邺区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主动走出去,先后赴北京、深圳、苏州等地开展针对校友企业家的专场推介会,招商成果斐然,同时也赢得了地方政府的广泛认可。 创建特色服务品牌 培育孵化中小企业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举措。 2013年12月23日,在获得“2013年江苏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认定后,东大科技园又与工商银行等19家服务机构以及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等2家专业机构签订了2014-2015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协议,从而启动了新一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正是大学科技园以高质量服务品牌培育孵化中小企业的缩影。 大平台、微服务。在汇聚多方资源搭建大载体、大平台的基础上,大学科技园从细微之处入手,一手抓载体硬件建设,一手抓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打造了一支本领过硬、朝气蓬勃的专业管理和服务团队,不断提升服务中小企业和学生创业的内涵,东大科技园服务品牌特色逐渐鲜明起来。 就公共服务体系而言,自2011年底启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来,大学科技园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内容已由单一的中介服务拓展至政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除了“2013年江苏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园还被认定为“江苏省中小企业星级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市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南京市创业企业孵化服务公共服务平台”等,规范化、品牌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在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培育下,科技园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企业2家,新近认可的高新技术企业4家,同时申请知识产权近200项……一批批在孵企业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宣告着企业在大学科技园的迅速成长。 力促技术成果转化 筑就学生创业梦想 在培育孵化中小企业的同时,大学科技园充分依托东南大学的工科特色与综合优势,运用筑就的载体平台与个性化服务,激发东南大学师生的创业潜能,承托起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 从2013年9月起,大学科技园先后由公司领导带队深入电气学院、机械学院、仪器学院、电子学院、土木学院等院系,进行了10余次成果转化政策宣讲服务,对接学校教师150余人,挖掘并遴选出一系列具有产业化潜质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专业的商业策划,并与社会投资资本初步达成了技术转化的意向。 为了更好地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科技园联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工作流程及职责划分。目前,作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东大科技园已专门开辟了6个分别位于长江后街、栖霞、建邺、江宁、下关、高新区等园区的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学生创业打造了个性化、体系化的孵化服务。于2013年6月正式设立、首期总额为300万元的“东大科技园—紫金创投学生创业基金”已成功资助征集首批项目,大大缓解了大学生创业资金匮乏的困境。此外,为大学生聘请创业导师和青年创业导师,手把手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也有助于大学生在实现创业梦想的过程中育成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桃红又是一年春,回眸大学科技园过去一年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可见累累硕果,但面对未来,科技园总经理江汉仍感任重而道远。同时,他已然沉淀下厚积薄发的信心与希望,“2014年大学科技园将坚持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重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生创业,着力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训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继续探索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多园区协调发展的路子,不断提升科技园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返回

上一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下一篇:山东工商学院考察团一行来园调研大学生创业工作